查看原文
其他

戴南地区风俗:跨 缺

2017-02-23 景泰蓝 戴南在线


跨  缺

2017-2-14

      正月十五,岳父的生日,岳父的73岁生辰日。

      我们这一带的民俗,60岁之后缝3的年岁,女儿都要带父母“跨缺”。

      “跨缺”没有现成的词,以活动本身的意义所在,我揣度为这两个汉字。360搜索,还真有这个词;只“跨缺”这个民俗活动的覆盖的范围似乎不广,没有多少涉及“跨缺”话题的词条。从已有的文字中得知,各地关于“跨缺”的年岁标准不一,有缝3的,有缝9的,也有缝7的;“跨缺”的仪式也不一,我们这儿是跨板凳的,有地方是跨“缺口”的。

      跨缺口应该是“跨缺”的雏形,也契合“跨缺”民俗的本义。“缺”者,缺口也;缺口者,路障也。以前农田有渠,有墒,往河里排水。一个个排水口,将田间小路、田外大路撕开一个个缺口。小缺口是人们走路时的“陷阱”,一不小心,一脚踩空,轻则“狗啃泥”,重则头破血流、伤筋伤骨。大缺口是“堑”,是难以跨越的壕沟,或奋力而跃,或绕道而走。

年轻时,目光敏锐,腿脚灵活,小缺口看得清,大缺口跨得过;年纪大了,年老眼花,脚步蹒跚,小缺口易绊,大缺口难跨。年长者过缺口需要年轻人的帮助。

      民俗中的“跨缺”,并不真是搀扶老人行走于田垄间,而是使用“跨缺”的比喻义。“缺”比喻生活道路上的各种阻碍,“跨缺”比喻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。

      “跨缺”这个民俗活动很有价值。

      “跨缺”的对象限定是年长者。人老了,生理机制衰弱了,难以独自抵御生活中“灾难”,因此儿女们必须伸出有力的手,帮助父母跨过的生活中的“沟沟坎坎”。年轻人可能很忙,忘了父母的艰难,于是以“民俗”的名义来提醒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关注。

      开车将岳父母带来。妻在门口放一张小板凳,左右放一根葱,一根蒜;葱、蒜都是带根须的。

      小板凳自是替代“门槛”的,小板凳或门槛都代表生活中的“坎”,这我理解。葱蒜的意义却不知。妻说,“蒜”表示以前的种种不如意就算过去了;葱表示将未来可能遇到的“坏运”等都冲掉,冲过阻碍,前途一片光明。

    妻伸手给岳父,岳父也伸手给妻,手拉手,笑着跨过了那个小板凳。

有奖爆料


欢迎小伙伴们向小编提供新闻线索、爆料生活奇闻。爆料一经采用,会得到奖励20-100元红包不等,渠道如下: 


爆料微信:dainanluntan4



欢迎关注我们


泰兴微时光,竭诚为您提供最迅捷、最权威、最深度、最生动的新闻和生活信息。




东台微时光,竭诚为您提供最迅捷、最权威、最深度、最生动的新闻和生活信息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